樊耘畅等-JGR-SE:中国西北部全新世黄土剖面高分辨率古地磁长期变记录和东亚区域地磁场方向变化模型
2024-04-10
图1 东亚地区相关PSV记录与民乐剖面位置分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樊耘畅在导师潘永信研究员和蔡书慧副研究员的指导下,联合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成龙研究员,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Francisco Javier Pavón-Carrasco副教授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熊建国研究员,对甘肃西北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高沉积速率剖面(民乐剖面)开展地磁场长期变研究,获得了该地区全新世地磁场方向(偏角和倾角)绝对变化记录,并结合东亚已有数据,建立了14 ka以来东亚地磁场长期变化参考曲线和东亚区域...
地磁场起源于地球外核富铁流体的对流,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机制的窗口。地磁场可以屏蔽部分带电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线,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研究地磁场的变化规律对认识地球深部动力机制和地表过程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沉积速率的沉积物(如黄土剖面、海洋与湖泊沉积物钻探岩芯等)是开展高分辨率地磁场长期变化(PSV)研究的理想材料。近20年来东亚地区已发表地磁场长期变数据几乎都是通过海洋或湖泊沉积物钻探岩芯获得的,缺少磁偏角数据的绝对变化记录,且部分研究的分辨率较低。空间分布方面,东亚地磁场长期变研究主要来自...